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黨員干部應加強黨紀學習教育,深入學習領會《條例》的重要內(nèi)容和著力方向,以常學常新、常思常悟、常行常進的態(tài)度,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的初心使命。學而思,常修守紀之“身”。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學習《條例》亦需持“鑿井”之念,從細微之處出發(f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將黨紀條例學懂讀透。廣大黨員干部應拿出日復一日、水滴石穿的慢功夫,及時跟進學、深耕細作學、聯(lián)系實際學,準確把握《條例》劃清的政治界限,深刻理解新增細化的條款內(nèi)容,堅決廓清“一知半解”的“思想迷霧”,杜絕“囫圇吞棗”的“行為偏差”,掃凈“不求甚解”的“意識灰塵”。同時,抓好“關鍵少數(shù)”,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加強自身修養(yǎng),形成以上帶下、層層帶動的學習氛圍,使鐵的紀律轉(zhuǎn)化為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準則。思而行,??嚸骷o之“弦”。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黨紀學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電視紀錄片《零容忍》中,一些黨的領導干部在規(guī)矩面前“亂了陣腳”、在紀律面前“迷了心智”,最終被黨和人民所拋棄,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為物欲所惑,不為利欲所動,堅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為官,在工作開展中不僅徹底祛除“作風頑疾”,而且督促他人保持警惕,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把嚴的基調(diào)、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行而立,常懷為民之“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新修訂的《條例》中,明確了黨員干部工作中不敢斗爭、不愿擔當的后果和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處分規(guī)定,這就表明黨紀學習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是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切實以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quán)為民所用的優(yōu)良作風凝聚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這也要求黨員干部要牢牢站穩(wěn)人民立場,以《條例》內(nèi)容為“指路燈”、以群眾滿意度為“刻度尺”,緊扣民生領域的突出問題,將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逐一解決,真正做到能力上“充電”、服務上“賦能”,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實走深。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黨紀學習教育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唯有廣大黨員干部始終保持“求上”的堅定信念、“知止”的行為準則、“守正”的錚錚風骨,做到以學促用、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培育好干事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沃土”。